壓延機是比較精密復雜的機械設備,各類很多。按工作輥筒數來分:雙輥、三輥、四輥、五輥。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分類方式,五輥壓延機廠家小編帶您了解壓延機的基礎知識分類:
1.按用途來分有:
壓片壓延機:用于壓片或紡織物貼膠,通常為三輥或四輥,各輥轉速相同。
擦膠壓延機:用于紡織物擦膠,通常為三輥,各輥之間有一定速比。
通用壓延機:這種壓延機兼有上述兩種壓延機的功能,通常為三輥或四輥,各輥的速比可借輔助齒輪調節。
壓型壓延機:用于制造表面帶有花紋或有一定形狀的膠片,其中有一個輥筒刻有花紋。
鋼絲壓延機:用于鋼絲簾布的貼膠,由四個輥筒組成。
按輥筒的排列形式有:I型、△型、T型、L型、Z型、S型等。
壓延機規格可用輥筒外直徑×輥筒工作部分長度來表示,如壓延機規格Φ610×1730。我國壓延機型號可表示為XY—4T—1730。其中XY表示橡膠膠壓延機,4T表示四輥筒型排列。1730表示輥筒工作部分的長度(mm)。
3、在設計壓延機時為什么需采用補償措施
在壓延機加工過程中,當膠料通過輥距時,給予輥筒的橫壓力很高,加上輥筒自身的重量,致使輥筒會產生一定的彈性彎曲(其彎曲度稱為撓度)結果使壓延膠片出現中間厚兩邊薄的現象。為了克服為種弊病,通常在設計壓延機時,都采取一些補償措施,以確保壓延的精度,常用的補償方法有;凹凸系數法(中高法);軸交叉法和反彎曲法(予負荷法)等。
4、五輥壓延機廠家提醒您壓延準備工藝在哪些?各有哪些目的要求?
1)熱煉:膠料在加入壓延機前,先要在開煉機止進行翻煉,目的是提高膠料中填料分散均勻性和熱可塑性,使膠料柔軟,易于壓延。這一工藝過程叫做熱煉或預熱。膠料的熱煉一般是在Φ390—550毫米的開煉機上進行,分為兩個步驟:首先叫粗煉,采用低溫薄通,使膠料變軟而均勻;其次叫細煉,輥距較大,輥溫較高,以提高膠料溫度,獲得均勻的較大的熱可塑性,為了使膠料快速升溫和軟化,熱煉機的輥筒速比大,可取1:1.7~1.28的范圍。操作時熱煉機上的堆積膠量應保持在一定。
粗、細煉的條件控制如下:
粗煉輥筒2—5毫米輥溫40—45℃薄通7—8次
細煉輥距7—10毫米輥溫60—70℃通過6—7次
2)供料輸送:供料方法對于防止空氣混入膠料有很重要的關系,一般采用連續供料,則供料量與耗量相等。添加次數宜多,每此添加量宜少,這樣可以防止空氣夾入。
3)壓延機運轉準備工作:開車前對設備進行檢查,其主要是:輥筒表面狀態,包括位置是否正常,溫度是否均勻一致,有無異物或痕紋;查看軸承的回轉是否正常,并觀察加油狀況,表面溫度計,測厚儀器,夾板,卷取軸棒是否準備就緒,電動機的調整是否正常,回轉聲有無反常。
4)溫度控制:控制壓延機輥溫是保證壓延質量的重要一環,一般合成膠壓延輥溫要比天然膠低些,上輥溫要高于中、下輥溫。輥溫還取決于配方,可塑性,工藝方法,轉速等壓延方法等。